|王站长故事|冬冬看世界|精彩乐无穷|品味人生录|网络中间站|站点超链接|留言评论|Patreon会员频道|爱发电会员频道|

常泰文化之旅之常熟翁同龢纪念馆篇

作者:Winter 更新时间:2020-09-19

自从我们每个人从呱呱落地开始,就注定一场旅程的开启。二〇二〇年是不寻常的一个年度,包括上帝也没能料到突如其来的一场新冠疫情会横扫全球。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各地都已陆续复工复产和复学,疫情防控工作进入了常态化阶段,我也开启了“常(熟)泰(州)”之旅。

--题记

为什么会选择常熟和泰州之旅呢?说起来也很巧,今年由于疫情,我写了几篇与疫情有关的文章意外地获得了“青年作家网”和“中国散文网”举办的征文比赛的奖项。正因如此,我有幸了结识了“青年作家网”一位妈妈级的签约女作家,她的笔名叫“卡兰诺”,来自浙江杭州,我称呼她“卡卡姐”。通过与“卡卡姐”交流,我得知她要去常熟市图书馆参加“一意在书”阅读快闪活动。于是,我遂决定九月中旬休年假前往常熟旅游。

在常熟图书馆王馆长陪同下参观了网红图书馆后,经王馆长推介和打招呼,我步行前往距图书馆不远的翁氏故居(翁同龢纪念馆)参观。王馆长告诉我,他在就任图书馆馆长之前,在翁氏故居(翁同龢纪念馆)担任馆长十二年了。王馆长对翁氏翁学颇有研究,可以说是一名文化学者,他参与编辑出版了《常熟翁氏藏书研究》、《海虞翁氏女诗人集三种》、《笙华书屋试帖稿》等翁氏书籍。

翁氏故居(翁同龢纪念馆)位于常熟市城区翁家巷门2号,是典型的江南官绅宅第建筑,遵循以中轴为主的形制格局,分东、中、西三部分,是国内完整体现明清时期江南名门望族住宅特点的典型代表。一九八二年以“翁心存故居”之名列为常熟市文物保护单位,其主厅“彩衣堂”二〇〇一年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翁氏故居始建于明代,原为桑氏所有,隆庆年间为严澂所有,后数易其主。清道光十三年(一八八三年),翁心存从仲氏购得,其子翁同龢等在此成长。总占地约6,6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500平方米。彩衣堂为明晚期建筑,位于翁氏故居主轴线第三进,为故居的主厅,原称“森桂”,后改称“丛桂”,翁心存改建后改称“彩衣堂”,取二十四孝老莱子衣彩娱亲之意。“彩衣堂”为五架梁并轩前后廊九椽屋,面阔三间,硬山顶,面积235平方米,堂内梁柱等处的彩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苏式彩绘的代表作。

一九九〇年,翁同龢的玄孙、美籍华人翁兴庆(万戈)将世业捐献给国家,常熟市政府遂将此宅立为翁同龢纪念馆。翁兴庆亲书“翁氏故居”门额,爱新觉罗·溥杰先生题写了馆名。一九九一年十一月一日,翁同龢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

翁同龢(一八三〇年五月十九日-一九〇四年七月四日),字叔平,号松禅,晚号瓶庵居士。江苏常熟人,晚清书法家、状元。官至户部、工部尚书、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是同治帝和光绪帝的两代帝师。

翁同龢幼年时的国学教育系由其母亲与姐姐教导完成。翁同龢的妻子为汤夫人,妾陆氏。道光二十九年(一八四九年)参加科举得恩贡,咸丰六年(一八五六年)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曾任陕西学政,因病回京。同治十二年(一八七三年)十月“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是翁同龢发现诸多疑窦,同治帝下令重审此案,其中涉及“两湖派”与“江浙派”的权力斗争。

记得二〇〇三年春,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曾播出过一部史诗般的电视剧《走向共和》(共68集,59集为删减版),其中第七集讲到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日本天皇一日一餐,全民募捐,一心只为购买吉野号远洋舰,并进攻大清国。醇亲王奕譞过世(一八九一年),庆郡王奕劻接任修葺颐和园。时任清朝“财政部长”的翁同龢不愿给李鸿章的北洋水师拨银子购买炮弹,却批了银子给商人李光昭,从南洋购木材造园子。香港关于翁李矛盾,我在常泰之旅期间利用晚间休息时间还同历史爱好者我的大学沈姓同学电话讨论了许久。

他在电话中向我娓娓道来了其中缘由。翁同龢的长兄翁同书,道光进士,官至安徽巡抚,遭李鸿章弹劾遣戍,翁同龢因曾国藩及李鸿章曾经检举其兄,因而终身与李鸿章有私怨。

翁同龢对于慈安太后与慈禧太后推行的洋务运动颇为排斥,对于该运动也有所批评,并影响往后光绪帝亲政后的举措。翁同龢任户部尚书期间,处处刁难北洋水师,光绪十七年,暂停南北两洋购买洋枪、炮弹、机器事两年。

当时有一副讥讽对联描写二人:“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上联“合肥”指安徽合肥的李鸿章,下联“常熟”即江苏常熟的翁同龢。翁李两人的恩怨间接导致日后中日甲午战争北洋舰队的失利,宣告了搞了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的破产。

说起来,这事只能怪翁同龢的长兄翁同书自己一错再错,当时清军和太平军在安徽的战况焦灼,翁同书身为巡抚先是失守定远,弃城逃往寿州;后来匪贼苗沛霖攻寿州,翁同书竟配合他逮捕、杀害地方团练乡绅,事后又对朝廷谎称苗沛霖是忠义有功之士,相当荒唐。

曾国藩在奏折中将这些事情巧为陈述,翁同书身为封疆大吏丢城失地,又附逆杀害团练乡绅破坏皖省大局,最后更是欺瞒朝廷欺君罔上,三大罪责件件都是死罪。

但饶是如此,翁家几代耕耘毕竟根深蒂固,翁同书这些斩立决的罪状被判成斩监候(死缓),斩监候随后被拖成无限期延期,延着延着就被变成了流放(死罪不了了之),最后很牛叉地流放出一个戴罪立功,又混成一个官。如果不是他运气差自己病死,要不了几年官位必定又升上去了。

翁、李二人在内政上的政见大体上都有着相通之处,他们的冲突集中体现在对外事务上。李鸿章的自我定位是糊裱匠,始终认为自己所能做的“不过以守疆土,保和局而已”,虽然他是一个实干派,但却是一个消极的实干派,他困于自守自保的思想局限之中,缺少超越洋人、自立自强的理想和勇气。关于李鸿章的评价,我在二〇一六年国庆长假期间曾游览过位于安徽合肥淮河路步行街的李鸿章故居,当年写下了《走访李鸿章故居》一文,文中亦有叙及。

而翁同龢则大不一样,这位帝师仍有着大国上邦的气概,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他却又并不顽固保守,他既接受洋务运动也积极参与维新变法,他始终没有放弃为国运的抗争,他面对西方坚决主战、逢事必争,并且遇事不失理性,他支持可行的行事策略和有能力行事的人,而并非是不加选择、不顾现实地空喊高调。

翁同龢在光绪帝主导的戊戌变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也是影响光绪帝一生的人,时常被称为帝党人物。在光绪帝亲政期间,影响光绪帝许多政策,也得罪了不少洋务派的官员。然而翁同龢并非对变革有热忱的人,对慈安、慈禧两宫太后所推行的洋务运动有所批评,并常以此告诫光绪帝,使他深信不疑。光绪帝亲政后,慈禧命翁同龢主掌户部,握有财政大权。

李鸿章与翁同龢都为中国的走向共和做了许多事情。他们的一致与对立,都有深厚的社会背景。他们的失败,共同的原因是:一个精明强悍的慈禧太后横在历史进化的道路上,把封建专制的威权发挥到极致,把本来可以和平变革的维新运动遏止。那么,中国就只能走武力革命的道路了。历史正是这样,孙中山倡导的革命起义,一次接一次,终于成功。

翁氏故居还设有家风传习馆,让我联想到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场合多次谈到家风。展馆主要陈列有:世系影像,家训家风,翁氏家教,修身处世,翁氏藏书,家风传习等内容。

翁氏家风的孕育和传递,体现了一个家族独特的文化品格,透过清白家风,坚守书香门第的文化定位,重视品行修养与文化传承。翁氏家风不仅是常熟独特的文化符号,也是当今社会值得汲取养液的精神品牌。翁氏家风所呈现的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和立身处世,蕴含着丰富的正能量,具有强大的榜样性和践行性 。(完)

作者写于二〇二〇年九月十八日

注:如果您想对对上文发表感想、评论或意见和建议的话,请用手机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本站留言簿。

相关链接
下载本文word版(简体)
下载本文pdf版(简体)
下载本文word版(繁体)
下载本文pdf版(繁体)

站长原创作品推荐
常泰文化之旅常熟图书馆书缘篇
常泰文化之旅泰州望海楼篇
常泰文化之旅之常熟曾园·赵园篇
常泰文化之旅之常熟翁同龢纪念馆篇
秀美江南宁波记三部曲—梁祝篇
秀美江南宁波记三部曲—天一阁篇
秀美江南宁波记三部曲—中城往事篇
我的《小城故事》----台湾苗栗三义行
台湾桃园大溪经国纪念馆参观记
台湾眷村的前世今生--马祖新村眷村文创园区参观记

推荐阅读
上海抗疫之六:再战明天
上海抗疫之五:并肩同行
上海抗疫之四:人间大爱
上海抗疫之三:决战上海滩天地有情
上海抗疫之二:从“足不出沪”到“足不出户”
上海抗疫之一:创造晴天

韩国朝鲜分裂:三八线划出语言鸿沟
印太战略下的沙璜岛:中国警惕印度印度尼西亚军事合作

彩虹旗被“打格”芒果TV被禁转播欧洲歌唱大赛
邓丽君和心战墙:金门岛上诡异的声音武器

注:本站为公益性网站,非本站原创内容本站概不负责,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或观点。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若您喜欢站长原创文章,欢迎扫描上方二维码以支付宝或微信方式或点击链接捐助(金额不限)本站持续运行,谢谢大家!

中国冬网制作维护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1024X768以上分辨率进行浏览。
Copyrights © 1999-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 ljzbankersclub@vip.sina.com
Last updated: